信息來源: 時間:2020-12-2
CMOS電路是P溝道器件和N溝道器件的組合,它具有速度高、功耗低、抗干擾能力強等突出的優點。
在常規CMOS工藝中,表面電荷對閾值電壓數值的影響很大。由前面討論知道,(111)面的典型值為4×1011個/cm2,而(100)面的
為1×1011個/cm3。
若電阻率p為10Ω.cm的N型襯底(即),柵氧化層厚度
,
。對于鋁柵 PMOS晶體管,
。
根據Vr式,可以求得:
對鋁柵NMOS管,P阱區表面濃度為,可算得:
可見,用(111)晶面的N型硅片制作CMOS要比(100)晶面的困難得多。為了有利于實現P溝道和N溝道增強型工作和閾電壓的匹配。所以都采用(100)晶面的Si材料作襯底。
圖6-16表示為CMOS常規工藝的基本步驟,說明如下:
①晶向為〈100〉的N型硅晶片,電阻率p=10Ω·cm左右,經過切、磨、拋之后,進行一次氧化,生長1μm左右的厚氧化層;
②一次光刻,刻出P阱區;
③P阱區擴散,表面濃度控制在范圍,結深為10μm左右;
④二次光刻,刻出P溝道MOS管的源漏區及防止寄生效應的P型隔離環;
⑥濃硼擴散,形成PMOS管的源漏區及NMOS管的隔離環;
⑥三次光刻,刻出N溝道MOS管的源漏區和N型隔離環;
⑦濃磷擴散,形成NMOS管的源漏區及PMOS管的隔離環;
⑧四次光刻,刻出柵區及預刻引線孔,接著柵氧化和磷處理,形成低電荷密度的薄氧化層,柵氧化層厚度左右;
⑨五次光刻,刻出引線孔,并蒸鋁;
⑩反刻鋁,形成柵電極和互連線,為保證良好的歐姆接觸,進行合金。
最后,經過劃片、超聲鍵合后封裝。
在CMOS工藝中,為了獲得低的表面態密度,采用(100)晶向硅片,但還要特別嚴格注意清洗環節。比PMOS電路要嚴格得多。因為二個MOS閾值電壓的匹配程度及N溝道MOS的特性、漏電情況都與各道工序的清洗有密切關系。
一次氧化是作P-阱淡B擴散的掩蔽層,由于硼再分布是1200℃,8小時左右,時間很長,所以要求SiO2厚達1μm。
器件的性能與柵氧化質量有很大關系。柵氧化層中有效正電荷密度的增加將降低N溝道MOS器件的
,同時卻使P溝道MOS器件的
上升。所以
的控制直接關系到CMOS兩個器件閾電壓能否匹配的問題。因此,柵氧化層必須特別注意清潔,以保證獲得低密度的表面態。柵氧化層厚度一般在150nm左右。氧化前硅片清洗及氧化系統的清潔必須嚴格要求。同時應有磷處理工序,以改善氧化層鈉離子沾污程度,也可以在
氣氛中進行氧化。
這是制造CMOS電路的最重要步驟。擴散的結較深,所以淡硼的濃度應嚴格控制。因為P阱區的擴散濃度決定著N溝道器件的性能。如閾值電壓和擊穿電壓
等。擴散方法是用BN作源,進行箱法擴散。預淀積時,爐溫800℃,恒溫13'~18'。要求表面濃度
。再分布時,爐溫為1200℃,恒溫為8小時,通以干氧。要求
在1700~2000Ω/口,結深在10μm左右。在實際工藝中,P阱區濃度要準確控制在1016/cm2左右是比較困難的。這樣控制的
誤差一般在±10%以上。
這是用來制備P溝道器件的源漏區(包括P+隔離環)。預淀積時,爐溫1080~1100℃,恒溫15'~20'左右,要求在8~15Ω/口。
用來制作N溝道器件的源漏區(包括N+隔離環),采用液態源擴散法。爐溫1060~1080℃,通源時間15'~20',要求
在2.5Ω/口。
從CMOS工藝過程中看到,它較普通的MOS工藝多了幾道光刻和擴散步驟,增加了工藝的復雜性。由于P阱區的橫向擴展和隔離環的使用,占用了很大的晶片面積。所以,工藝復雜,控制較難,集成度不高是CMOS電路的缺點。
聯系方式:鄒先生
聯系電話:0755-83888366-8022
手機:18123972950
QQ:2880195519
聯系地址: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天安數碼城天吉大廈CD座5C1
請搜微信公眾號:“KIA半導體”或掃一掃下圖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
請“關注”官方微信公眾號:提供 MOS管 技術幫助